鸡肋、定食以及饕餮大餐
如果上海电影节有心做好展映,就像香港国际电影节那样,把尽可能多的外片引进内地,全心全意服务于观众,那么很多问题其实就不会出现了,然而,组委会在设立之初便想到要跟香港区分开来,上海便设置了竞赛单元。这个竞赛单元在最早几年还有点模样,然而随着大风向的改变,它很快成为被人遗忘的鸡肋。没有人知道金爵奖最佳影片是干嘛的,没有知名度,媒体回避冷落,上映之后平平无奇,这些早已是竞赛单元的通病了。
事实上,由于电影节的互相竞争,在三大节确立了自身地位后,这些年来,便是东京、洛迦诺这样的电影节,它们也很难保证竞赛单元的质量了。尽管也有挖掘新人一说,然而面对三大节的强势和其他电影节的扶植挖人,上海的竞争力确实见弱。对电影记者来说,竞赛单元根本就是额外工作,没明星没大牌没话题,多数人都懒得去看,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报道,这也成为了业内共识。如果是迫于行政命令,他们可能还会观摩一下,但是当电影节加入了很多发布会之后,记者们再也坐不住了,哪边有热闹的,他们还是要去凑一下,领取定食便当。
当一个电影节的主要内容不再是电影,上海的问题就愈发严重了。比如到了开幕前五天,外界都不知道开幕片是什么,这无意中也透露了一个信息:没有人愿意成为开幕片,至少当上海的开幕片并不会有什么好处。对外国片来说,没有人会傻到把首映式特地放在这里,因为电影节无法跟院线市场挂钩。开幕片如此,闭幕片也差不多,竞赛片更不会好到哪去。当竞赛单元已经后继无力,再放一个亚洲新人奖恐怕也无济于事,毕竟主打亚洲电影的奖项,釜山已经笼络了大批人马。在单元设置上,上海缺乏灵活变通,至少那么多年过去,好像就没有一个特别新颖的东西出来。哪怕是这回搞的手机短片,倒不如看做是商家品牌的植入,光看入围的片子就知道了。
在展映单元身上,上海电影节也不愿意开放免费名额给记者们,这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暗箱操作。对远到而至的嘉宾来说,电影节提供的待遇条件可谓丰厚,很显然如果不这么说,上海电影节可能就更加缺乏竞争力。然而光有钱是做不好事情,如果把钱当做办一个电影节的先决条件,那么它最有可能是浪费钱,没有把钱砸在实处上。
显然,上海电影节的几块内容是割裂开来的,它们彼此缺乏良性互动,各自为战。影迷看他们的电影、记者跑他们的各种会、几个苦命评委看他们的竞赛片,再加上决策层始终欠缺专业素质,一直到最近几年,电影节的负面报道一直屡见报端。电影节要培养迷影文化,电影节更要做一些相关活动,一旦越来越多的人去过香港、去过日韩,他们会发现,家门口的这个电影节在通往国际的道路上,其实还远远不够International。好在随着微博等网络媒体的介入,它也逼迫上海电影节走向公开透明,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应急机制,迫使组委会做出表示反应。
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电影节组委会,那好像也是不人道。因为在它上头,还有层层把关,这跟中国院线的问题是一样的。假设没有那些审查,可能在电影节的许多片子,平时在电影院里头就看得到。那电影节就可以放开手脚,真正选取一些平时几乎看不到的片子,而不用像现在这样,“带着镣铐跳舞”。所以不管这几年的上海有没有真的变好,然而它离真正的饕餮大餐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好在都是这代人,大家也都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