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玉谈《二次曝光》送审 只删改“傻X” 一处台词

2012年09月10日 10:09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成长与创痛的基因

李玉的影像生涯始于电视台。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她在家乡山东济南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外人眼里十分体面的工作:新闻中心主播。但对于从青春期就沉迷于摇滚和哲学经典、文学名著的文艺青年来说,这份刻板教条的工作既不浪漫,也无美感。“人活着很大的一个乐趣,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但我在那里,差不多能看到自己80岁的样子……就这样播下去,然后做个小领导,副主任、主任,直到退休。”

一次打开电视,李玉看到一个片子,讲的是一位洗厕所的女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比起自己每天播报的那些大同小异的各级领导人活动,李玉觉得这个小片子“生动极了”。她记下了这个栏目和版块的名字:《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

那是1990年代中后期,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佳作频出的黄金时代的尾声。找到《东方时空》制片人陈虻的联系方式后,李玉鼓起勇气给他打了电话。“我们不是什么人都收,你先拍个寄过来看看吧。”陈虻答复她。

第一次拍摄就在挑战中茫然无措地开始了。李玉将镜头对准了济南的一个地方剧团。那一年,全国都在学习一位名叫孔繁森的山东籍援藏干部,以他为名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团里也不例外。大小演员使出各种办法,就为了能够出演主角孔繁森。大势之下,一位丑角演员也不得不加入其中,努力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他就是李玉这个片子的主人公。

后来,这部名为《丑角》的纪录片,成为李玉职业生涯的第一部影像作品。虽然有各种硬伤,但凭借它,李玉如愿以偿,加盟了《东方时空》。辞职的时候,台里有位领导刚刚生了一场大病,每天上万元的高额医疗费全部出自公费。挽留李玉时,台长一直在念叨这件事:你看你现在,有什么事我们都会管。去了北京,就是死了都没人知道。

“我就记得来北京那天,我真的是跳上的火车。”那一年,她不到24岁。

在后来的学者笔下,这段中国纪录片蓬勃发展的阶段被命名为“新纪录运动”。以康建宁、段锦川、蒋樾、吴文光、陈虻、陈晓卿、魏斌等一大批体制内外创作者构成的创作群,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用一批人文气息浓厚、至今依然经典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中坚力量,缔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影像风潮。《生活空间》那句由王刚配音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北漂数月之后,李玉一直没有打开局面。朋友给了她一个选题:家乡济南有位刑警,历时半年,跟一位罪犯斗智斗勇,最终成功抓捕。“那时候很多人喜欢拍英雄,但对于我来说,太主旋律了。”到了济南之后,李玉第一站没有来到这位警察所在的单位,她提出“去家里看看吧”。

一进门,刑警的女儿跑过来问“我是叫你姐姐还是阿姨啊?”妈妈连忙赶过来说,“你别理她,她特别不懂事。”李玉一下被眼前极有意思的家庭关系给吸引,她改了主意,提出就拍他们家。妈妈马上反对,“这哪儿能上电视啊?”吃饭时她跟李玉急了,“你别拍啦,让不让我们吃饭啦?”一个星期以后,对方终于开始忽略摄像机的存在,拍摄开始正常。

这就是李玉进入《东方时空》的第一部片子《姐姐》。片中的高潮段落也发生在一次饭间。刑警家中是一对剖腹产的孪生姐弟。在饭桌上姐弟发生争执后,妈妈说了无数次的那句“你是姐姐”点燃了小女孩爆发的导火索:“凭什么总是要我让着他?是我要做姐姐的吗?”在她心中,自己和弟弟都不是正常分娩,所以这个“姐姐”的名分,完全是大人人为造成的。

全片充满了她对“姐姐”这种身份的极力抗拒。她喜欢学舞蹈,但弟弟要学象棋,妈妈为了让弟弟有个人可以陪练,于是逼着姐姐放弃舞蹈也学了象棋。、

成长、创伤、疼痛、渴望爱,从《姐姐》到《二次曝光》,这些关键词一直都是李玉作品里挥之不去的心理基因。

[责任编辑:高晓雯] 标签:李玉 放映 东方时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