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泰囧》引爆资本竞逐影市 国产片大都仍亏本

2013年01月22日 09:02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泉薇

各路资本杀入电影业

业内关于电影投资的高风险已达成共识,但流往这个圈子的资本却越积越多,分析认为《泰囧》的成功可能会令资本更青睐小成本制作。

电影产业正迅速变成一个近百亿的市场,对电影一无所知的各路资本纷纷开始一掷万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10年增长了18.5倍”,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在一次通气会上介绍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稳居全球第二把交椅。”

2004年以来,银行、各路VC、PE、短线游资对电影圈开始了持续介入。一行业研究人士估算,现在至少有数百亿资本正虎视着百亿中国电影市场。另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诸多行业外投资者中,近年来以山西和鄂尔多斯为首的热钱涌入电影行业非常明显。

“赚到钱的才有几家?”王长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不完善的,电影的获利方式太依赖票房了,票房收入占到电影产值的90%,这是不正常的。举个例子,美国电影上映后,除了票房部分,很多还可以通过电影周边产品获利。但在中国,影视产品的周边产品没有市场,盗版又给票房收入雪上加霜。所以在中国,通过投资电影赚钱可以说非常困难。”

新影联总裁高军曾遇到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不懂行的投资人,“开矿场的”。拿出1000多万出来,给一个年轻又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拍片,结果如高军所料:“闭着眼睛进来,流着眼泪出去”。最终这位投资人从电影行业销声匿迹。“山西煤老板多厉害,赔进多少还往里投。《我的美女老板》赔了,《战国》赔了,现在投《终极解码》又是一亿。《战国》那一个亿就血本无归。”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曾经感慨,在这么庞大的市场下,中国电影本来应该赚得到钱的。“但是被盗版、网络下载、电影瞒票、有些行业的垄断、利益分配不公等种种因素给侵蚀了。”

现实呈现出的是一个悖论:一边是源源不断的热钱涌入国产电影领域,一边是大约80%的国产电影巨额亏本。

《泰囧》一片的票房奇迹是否会点燃资本新一轮竞逐热情?中投顾问文化产业分析师蔡灵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囧》的大热,将成为国产电影产业投资的新契机,但投资有待逐步趋于理性。“国内电影投融资环境还有待规范,各路资金的注入导致了电影市场过热现象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电影制片和影院建设环节受到资金的追捧,而这种追捧超出了"理性"范围,违背了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泰囧》一片的成功,可能会令今后的资本更加青睐小成本制作影片。“大明星、大导演、大投资这种大片模式,现在越来越受到挑战,市场应该很快就会转变观念。《泰囧》这部片子至少能让市场看到另辟蹊径的可能。”

国产电影市场“大而不强”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国产电影市场“大而不强”,“需要做实这个市场,而不是仅仅做大”。

“2012年《泰囧》的市场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也引起了股市的追涨性投资。光线对电影的这种运作模式可能带来后面的一些效仿,也可能会给同业造成过高期待,但其实《泰囧》式的高票房现象是很多年才遇一次的。从长远发展来看,《泰囧》可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高。”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说。

但对于光线自身来说,《泰囧》的成功让王长田坚定了商业电影之路。“光线会坚持商业类型片,不纯为获奖而拍片,也不为传达价值观、教化大家而拍片。当然,商业类型片也要不断提高标准,就算是大导演大卡司的,只要项目不成熟,也有可能选择不合作。”

对于一些“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类型片,王长田并不持肯定态度。“对光线来讲,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先从市场的角度让自己变成一个赚钱的公司,然后将来才有机会拿这些钱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反过来先把自己做死。我相信对于很多公司来讲,也是一样的。”

中投顾问文化产业分析师蔡灵认为,一些国产影片一味追求“大片效应”,盲目模仿好莱坞制作模式,没有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是其关键的问题所在。“电影的投资方应该准确把握电影市场动态,寻找发展潜力较大的影片投资。”

国产电影除了需要更加贴合大众的市场化运作,有业内人士认为,与其投资单个作品,去市场上做“散兵游勇”的竞争,品牌化运作或是电影市场未来重要的突破口之一。“目前全世界票房前十的电影都是品牌化运作,像《四大名捕》一上来就是三部,还有《布衣神相》六部,《双旗镇刀客》也是三部,包括《人再囧途》也是系列化运作。”光线公关经理曹晓北说。

有行业分析师则认为,国产电影市场“大而不强”,需要改变和突破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现在需要做实这个市场,而不是仅仅做大,不是利用大量资金和烂剧本做出一堆泡沫。”他说,一些小成本影片以小博大的战术或可对国产电影的投资方有所启示。“是不是巨额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市场就一定买账?”

相关

多家银行重金砸向电影圈

一银行业人士称,“电影投资失败只会剩下一堆废胶片,风险很高”

据和讯的一份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0年,分别有来自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在内的银行业资金投入电影市场,分别为十余部商业电影提供了约合7亿元的本金支持。去年9月,北京银行又向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意向性授信5亿元。

2004年,华谊兄弟拍摄《夜宴》时,从深圳发展银行获得5000万元担保贷款,这开创了国内银行首次为单个电影投资项目提供授信的纪录。2008年,冯小刚执导的贺岁巨片《集结号》获得招商银行5000万元的无担保授信贷款……直至2011年底上映的《金陵十三钗》通过版权质押的方式获得民生银行贷款1.5亿元,《龙门飞甲》获北京银行“打包贷款”1亿元,银行对电影贷款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这几部大片的贷款案例只是缩影,正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试水电影圈。但银行究竟能从投资电影中获利几何?一位参与投资电影的银行业人士感慨,“不好说”,电影产业属于轻资产,版权价值无法评估量化。比如别的贷款项目都有固定资产抵押,“但电影投资失败只会剩下一堆废胶片,卖给谁呢?所以说风险很高。”

一家影视出品公司的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也给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壮了胆”。2010年,九部委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提到: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

新京报记者张泉薇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谭冉] 标签:泰囧 影市 国产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