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爸爸去哪儿》研讨实录:满足白领对生存意义的需求

2013年11月08日 09:41
来源:凤凰网娱乐

主持人:王老师我想就您这个话题,因为这个片子嘉宾是男性,也有台湾的同胞,他们折射出来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能不能聊聊?差异跟文化有关系吗?

王晶:我们看到差异很大,小志对于Kimi是非常尊重的。他说他的孩子比较粘人,但从来没有说一句指责的话。田亮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说什么?“你是这个里面大的,别人上小班你都上中班了,你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你看弟弟妹妹那么小,你都中班高人家一头”这些话都是什么?指责。我不如人家,我做得没有人家好。孩子会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我不行。这种丢面子的情况在在这些爸爸中反复出现,一个是郭涛,天天的爸爸也是。我们大陆的爸爸特别要面子,可能孩子在家哭着满地打滚都无所谓,但是出去的时候一定不能给我丢人。小志则是孩子哭时说我等你, 抱你一会,你哭吧。他没有指责或批评,他是很客观的说,不用加很多的解释,跟他破房子的心态是一样。所以说,台湾的爸爸对待孩子就是这样平等,平等是前提,他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孩子,他接纳孩子很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所以这个孩子也很自然、积极、乐观。而我们说,他里面太弱的东西,所以会看到Kimi 的实际年龄和行为并不相符,很大了还吃奶瓶。

但这是他整体的一个文化氛围,我们看到这个孩子总体来说积极、乐观、平静,没有那么多的情绪化的东西,没有那么多负面情绪出现。田亮女儿就出现很多,第一集出现频繁,而且调控情绪能力很差,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无法调控,爸爸也不会,爸爸就是说好了,好了。

我们的爸爸没有真正听懂孩子的信息,小孩说了:“为什么农村是这样的呢?”爸爸无语。孩子在那儿哭说:“我不想住这个房子。”爸爸说什么:“在家里不好好吃饭,到这里只能吃这个。”孩子说的和他回答的是一样的吗?孩子得到的回应又是因为我不好,所以我才能在这儿住;因为我不好,又在家里不乖。这会加重她的负面情绪。我觉得这是我看到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爸爸总体来说,表现还是本着一个原则,希望孩子能够有礼貌、能够跟别人接触,希望孩子能够接受与体验这种恶劣的环境。别说他们,咱们自己什么时候把孩子带到这么恶劣的环境?

城市里的孩子确实没见过这么恶劣的环境,剧组挑选这么两个场地,设计这么周密, 确实太不容易了,一看就是精致的揣摩和打磨。中间我想说一点,我对这些爸爸的感觉是什么呢?这四位明星放不开,没有真实,好像有一点端着架子,端,他把自己明星那样的表现,所以在忍,在端,尤其是他们自白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暴露很多,尤其是负面情绪。

张建珍:咱们看爸爸去哪儿了,首先其实是一个综艺节目,不是一个教育节目。有类似孩子教育的节目叫《我们的孩子变了》,他是普通人,一期节目到一个家庭,然后这些小孩他可能会不听话,不好好吃饭,或者多动症,反正有一些小的问题。节目通过观察,会请一个幼教方面的专家,针对小孩的行为与家长对小孩的教育给予建议,通过一个星期的拍摄,一个星期之后这个孩子变了。

王晶:是这样,他的行为上会有所改变,但孩子性格是不会一个星期改变的。他只是说原来不刷牙,现在刷牙了;以前闹脾气,现在闹脾气的时间少了。就像王导说,宝贝你可以生气,但是发泄生气情绪的方式不是把东西都扔地上。爸爸妈妈的行为变了,孩子的情绪都会变了。

郭松民:我作为父亲就谈谈从宏观角度来看反映什么心理。中国社会开始逐渐稳定下来,然后大家重新呼唤父亲的出现,这是一个有变化的。有一个90年代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那里面父亲是一个形象?实际上是给大家开玩笑的形象,他一说话大家都发笑,他经常用宏大的词语谈论琐碎的家务事。因为80、9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那个时候年轻人更能适应这个变革的社会,那个时候具备的新知识是父亲这一代人所不具备的。威严的父亲其实不存在了,父亲已经开始融入生活当中,变成一种滞后的形象了。

到了后来比方说我们现在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父亲其实是一个被怜悯的对象。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参加一个《我上春晚》的时候,有一首歌,也是唱的亲情的,主题还是《常回家看看》,但是用了不同的旋律和词,旁边有一个情景展示,父亲在家里面时刻盼着孩子打个电话,就是那种感觉。到了新世纪,感觉父亲需要被怜悯、需要被照顾的一个形象。但是60年代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有一个电影可能你们都没有看过,但是网上可以找得到,《年轻的一代》,那里面父亲的形象是非常权威、革命与传统。但经过五四、抗日、解放战争,包括文化大革命。现在威严的父亲形象消失了,改革开放以后父亲变成一个保守的形象,这个时候出现这样一个节目,对于中国重新呼唤父亲,重新建立秩序…

王晶:我接着郭老师说过来,我们这代人对父亲的形象甚至有一点畏惧感,我从来不记得我能往我爸身上扑,我爸从来不跟我搂搂抱抱,那个时候觉得跟女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今天的爸爸不一样,今天的爸爸就跟儿子也好,嘴对嘴的亲,很亲密的拥抱,甚至觉得我跟我儿子就是哥们。但是看到里面确实有一些东西没有做好,比如说你看天天爸爸,我分析他这个人内心不够自信、不够强大,这样的爸爸不会拒绝孩子,当你的孩子满地打滚,你不会拒绝的时候,这种爸爸是内心中没法拒绝自己。天天对张亮说我觉得你做得每一个菜很好吃。他爸爸说什么?谢谢你的肯定, 我觉得很有面子。当孩子买菜的时候,这个孩子会砍价了,他会说你看人家给你面子了,这个爸爸的价值观或者他对自己的自信还是有一点缺失。

中国的孩子被誉为全世界想象力不太高的民族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想象力。你看天天到住的地方,爸爸说咱们看看院子里面有什么,看见一个设计非常好的大葫芦坐在秋千上,小朋友说西瓜荡秋千,结果把爸爸说什么:“怕它掉下来才拖着的。”孩子说西瓜的时候,张亮没有澄清,从这里可以看不到知识性的东西,也没有想象力。

郭松民:新的父亲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或没有定型,这是这个片子反映出来。

王晶:从这些爸爸中,我觉得作为父亲什么时候给孩子威严、什么时候给孩子打成一片、什么时候做游戏、什么时候有规矩,他们这个东西还掌握不好。现实的爸爸就是这样的。

凤凰网星座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责任编辑:王欣然] 标签:爸爸去哪儿 研讨会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推荐

实时热点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