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娱评:解读“疯狂电视台”带来“疯狂歌唱季”的原因

2013年07月29日 06:56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朱美虹 陈文

而戴钟伟表示,东方卫视之所以年年都要在暑期抢占歌唱类节目市场,是因为上海是内地流行音乐发源地,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而且这类节目的广告吸附能力的确不错,目前《中国梦之声》的广告收入已过2亿,“我们的新增广告都是符合时尚化、国际化定位的。”在多年的制作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个新趋势,“常规而言,以前歌唱类节目对快消品的吸附力很强,因为两者的市场是高度重合的,《我型我秀》和雪碧的合作就是如此,但近年来快消品品牌更多地把广告预算投放到新媒体去了,《中国梦之声》的冠名商就是汽车品牌,这在以前这是很罕见的。电视媒体面临着和视频网站竞争的态势,越是这样就越是考验节目的品质。”

记者也发现,目前国内视频网站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在电视剧的采购上已经能做到和电视台同步,但综艺节目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那些高投入、高品质、依靠团队作战的大片式综艺节目,还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一线卫视才有能力制作出来,这也成为电视台在与视频网站“网台”竞争中最有优势的地方。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冷眼旁观者——庾澄庆,两季《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他在台湾地区当主持人也当同类节目评委,可谓名副其实的“老江湖”。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此“拥堵”,不仅仅是电视圈的现象,而是普遍现象,“电影也是啊,某一个类型红了,大家就一窝蜂上。其实我觉得有两种想法,一个就是分一杯羹,另一个就是如果做不赢就把它做烂,大家一起来,搞得谁都不知道谁的节目在做什么,然后把市场资源通通稀释掉。这就是种商业状态,也没有办法去说它是对还是不对。”

海外版权满屏飞?

模式成灵药,原创“欠火候”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扎堆的歌唱类选拔节目中,大多数都购买了海外版权,宣称自己“血统纯正”,似乎拥有国外模式就一定会是捕获观众的“灵丹妙药”。而“限唱令”中也提到将对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进行严格管理和调控。

刘宇哲称,近年被引进的国外节目模式几乎清一色都是歌唱类节目,但事实上,国外优秀的节目模式绝非只有这一种,“其实现在国外很流行外拍的真人秀节目,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节目到了中国就是水土不服,不适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因此各家电视台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选择引进歌唱类节目。”

而对浙江卫视来说,从《我爱记歌词》“起家”,这些年也推出过《麦霸英雄汇》等多档音乐节目,但引进自《The Voice》模式的《中国好声音》让浙江卫视得到了明显的品牌提升。对此,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将成功归因为多年来坚持的音乐方向,模式只是导火索,“我们的平台积蓄了多年的能量,终于因《中国好声音》爆发”,他表示,近年来引进模式节目井喷并非一个好现象,这会与原创的终极目标越来越远,“大片型的模式节目延缓了新媒体对电视行业的整体冲击,对电视行业刺激出了动力,我们希望利用好模式的播出效应,在模式创新上多走一步,所以今年我们还制作了《中国好声音》的关联节目《大牌遇见好声音》。”

歌唱选拔类节目的未来会如何?陆伟表示中国电视下一步将是原创与模式的竞争,“两三年后会陆续出现真正原创、可以写成模式宝典的真人秀节目。灿星制作也会尝试更多类型的真人秀节目,舞蹈、喜剧、功夫都是我们会涉足的领域”。

[责任编辑:邹欣宏] 标签:电视台 音乐 男声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