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激辩《白日焰火》形式篇:取悦西方or西风东借


来源:凤凰网娱乐

参加这次凤凰辩论会的影评人嘉宾(左起依次是:风间隼、赛人、梅雪风、牛二和奇爱博士)特邀刑侦专家田小穹教授嘉宾:奇爱博士(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学者) 赛人(资深影评人) 风间隼(社会学研究者、动作片专家)

   

牛二与奇爱博士代表着正方观点

【漫谈篇】

漫谈①:历届金熊奖华语片大PK

观点:普世性共通,不及戛纳威尼斯

《红高粱》展现生命力,元气十足

《香魂女》发扬第四代导演传统,大悲剧之作

《喜宴》让世人看到中国愿意与世界对话

《图雅的婚事》剧本意识好,表达缺乏灵气

主持人:华语片在柏林得过五次金熊奖,如果让《红高粱》、《香魂女》《喜宴》《图雅的婚事》和《白日焰火》比较一下,大家觉得如何?

奇爱博士:电影可能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精品,不好说谁比谁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都能够做出导演不同的风格,同时这个风格又能在整个世界电影当中引发共鸣,能够做到这点就胜了。

《香魂女》中,斯琴高娃自己是受害者,最后她也害别人,整体是一个大悲剧,撕心裂肺。这种大悲剧,是中国悲剧的缩影。《红高粱》完全是对于中国无尽生命力的一种讴歌。《喜宴》表现中西方的文化碰撞,李安的电影都比较中庸一点。李安最刺激的电影还是《色戒》,是对各个阶层都有剖析和抨击,无论大学生,所谓盲目的爱国主义者,还是那些汉奸、卖国贼都是抨击,这完全是一个黑到底的表现。《图雅的婚事》还是以小人物见大体制,人和法制的关系,它和《秋菊打官司》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大家可以看出,这些获奖电影在普世性上是共通的。

牛二:我觉得《白日焰火》相比而言,跟我的生活关联更大一点,从故事中能获得经验和一种安全感,前面那几个金熊奖电影都不能给我经验,这样对于我来说不一样。

梅雪风:最喜欢《红高粱》,它是寓言性的,每一个画面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我觉得之后很少在中国电影中看到这样元气十足的电影,一路被震撼,接近完美。《香魂女》还是第四代的传统中国叙事,把戏剧做到了十足,从人物来说也是第四代相对最丰满的描写。但是那种气息比较陈旧。

奇爱博士:比较过时。

梅雪风:《图雅的婚事》不是特别喜欢。王全安的手法很呆板,没有灵气,不过概念非常好,剧本写的比较好,意识很好。说到《喜宴》,李安的电影对于我来说都有一种黏黏糊糊的气息,软绵无力,但李安的分寸感做的非常好,可能要比《图雅的婚事》更喜欢一点。

赛人:就像我们看西方电影,西方电影能满足我们对西方的想象,中国电影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对中国人的想象呢?这个无可厚非。《红高粱》里,大家看到中国还可以这样,半文明半野蛮的状态下,加入了抗日的故事,做了一个很巧妙的包装。他们理解的中国,可能是这样。

这几个片子都不是发生在一个清晰的时代和主流的地方,《香魂女》是改革开放之后河北的一个农村,《图雅的婚事》是在内蒙,《白日焰火》是在哈尔滨。《红高粱》也是一样,其实拿抗日战争做幌子,实际上还是一个架空时空,只是里面会有一些中国人变化的状态,这四个片子的中国人不是传统意义的中国人,包括在《香魂女》看上去温文尔雅,仍然是一个流动变化的中国,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国。

李安的《喜宴》,则是中国人有更大的胸怀去与整个世界对话,父亲对儿子的原谅,我们东方愿意跟整个世界对话,这种态度西方也很欣喜。

这五个片子各有各的艺术目的,但我个人觉得,都不过如此。不如威尼斯的这几个片子让我欣喜异常,那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悲情城市》、《爱情万岁》、《色戒》这些电影都是骄傲。戛纳电影节,《鬼子来了》、《活着》、《一一》、《霸王别姬》等等,都比金熊奖的电影更让我心潮澎湃。

风间隼:我排序第一是《红高粱》,第二是《喜宴》,第三个是《香魂女》这个片子。这些电影都是挖掘人性,比较有深度的,比较富有人文气息。但是技法上除了《红高粱》之外,都不是特别讲究形式,包括《图雅的婚事》。第六代导演给我的感觉就是自我表达太多,吸引观众的这些方面感觉做的并不是很好。

漫谈②:《白日焰火》对华语文艺片市场的启示

观点一:独立电影类型化是世界电影的趋势

观点二:《白日焰火》的类型化大方向没错,但程度还需提高

主持人:刁亦男是一个独立导演出身,很多人对这个电影在商业跟文艺的结合寄予很高的期待,大家认为有什么样的启示?

奇爱博士:这个电影第一天票房一千多万,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过去拍独立电影很多时候都是上不了院线,甚至上了院线一日游就下去了。至少贾樟柯是很羡慕这个电影。

从美国独立电影这个角度,大家如果关注圣丹斯电影节的消息会发现,美国独立电影制作方面,虽然非常注重个人风格的表达,但是独立电影类型化的发展是这些年来美国独立电影一个典型的发展趋势。刁亦男到今天为止能够被主流院线接受这是一个世界趋势。什么叫做类型?类型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最符合大众想看的东西,完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只要是类型而且能够拍出来,把观众需求放在第一位。西部片,现在没有人看了,因为观众不爱看西部片了。侦探片、推理片大家都喜欢看,有这样的类型,这是市场的需求。在市场需求当中,市场的要求和个性表达能糅合在一块,就产生《白日焰火》这样一个复杂暧昧,但是基本上大家能够接受的故事,它比贾樟柯的那些艺术电影来说,至少有一个更加光鲜亮丽的类型片形式。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世界电影发展的趋势,也肯定要给予肯定的。

梅雪风:我比较中庸,这个片子肯定是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比如说,拍了一个电影能够保持这个商业性,这个类型化的同时还能走的稍微远一点,因为它不是特别的商业化。类型元素是很多,但是拍得太不商业化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的票房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数字的话,无论是大家的信心也好,胆量也好,不只是创作者也是对制片商,有可能对院线也是一个信心,这些方面来说很有工业上的意义。

赛人:独立电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是越来越模糊。这样的东西能不能给有想法的导演,或者是一个团队建立一个空间,我觉得够呛!你作为一个文艺片的片子,你就不要对票房有太大的奢望。中国观众是什么?就是看《爸爸去哪儿》走进影院看电视,7亿多的票房。自己不想特别讨好观众,还想观众买单,这个想法就太荒唐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风间隼:辨析一下概念。独立电影跟类型片不是排斥的。国外有些独立电影,就喜欢用类型片的方法展现,有的比商业片还商业。类型片未必就庸俗,只是用惯例式的表达来让观众理解。以前一些独立电影,并不是说它主题多么惊世骇俗或者说它要表达的东西多么惊世骇俗,假如他能用大家更愿意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己的生存也有好处,对于我们整个市场类型的丰富,还有人文思想的开掘都有好处。

当然《白日焰火》我觉得在这些方面做的可能还不够,但是为什么我跟赛人作为反方的原因,他在很多方面还是保留了很多像什么生活美学,动不动镜头拖长一点,或者一个空镜头,或者大提琴一拉立刻就人文了。虽然他做得不是很好,但后面的导演可以在他的方向上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李毅]

标签:白日焰火

凤凰辩论会之《白日焰火》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3/26/c265554c-df98-4df7-8582-eefcebb7d6ae.jpg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