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郭德纲:凭啥让我做圣人 我没夸的那么好也没那么烂

2011年07月31日 08:39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童年郭德纲,一副正太相

足迹论 德云社十五年之现状

十五年风雨历程,德云社从琉璃厂的中国书院玩票开始,到如今4个固定演出地点以及走进大剧场,其间有过辛酸,有过坚持,有过爆红……足迹遍布北京近十个地点,从五六年前开始起步有如“天上掉下个郭德纲”被媒体广泛关注,德云社在成立第15年的时候已经成为扎根北京的一个主流相声团体。很少有人记起,住在北京大兴的郭德纲原本是天津人,当年也是“含恨”离开天津曲艺行业。

郭德纲早期在某卫视录制过长篇评书《梁山好汉》,现在已难得一见。

●变迁“西征梦”

1996年-1998年

琉璃厂中国书店后的京味茶馆

郭德纲去书店看书,意外看到茶馆有一帮十六七岁的票友在说着玩。以后郭德纲就常来这里,一次郭德纲说自己也干过相声,这帮孩子就邀请他“票一段”,自此奠定了郭德纲在这里的威信。茶馆经理觉得不错便请郭德纲说起了相声。一度被成为“德云社少帮主”的李菁和郭德纲的搭档之一张文顺都是在当时建立起的革命情感。(如今,李菁离队,张文顺过世。最初的三人仅剩郭德纲。)

1999年-2001年

大栅栏珠宝市街的中和戏院

这里对德云社来说只是十年路上一个小驿站,总共只演了8场。当时郭德纲召集京津同行,继续在茶馆内演出,相声和鼓曲混杂演出,每周一场,相声大会。这对德云社是个低谷,二三十张桌子只有零散二三十人。

为别人捧哏时期的郭德纲,在人群中也显得腼腆与落寞。

2001年-2003年

大栅栏广德楼(如今仍是德云社的固定地点之一)

德云社最早团队初形成就在这里。尽管有一些观众,但这段时期名叫“北京相声大会”的演出也并不理想,基本上每场演出是郭德纲靠影视赚钱来倒贴,“一下午挣的钱都不够晚上盒饭的”。郭德纲曾经在自己的相声中形容过那段时期,“寒冬腊月,大栅栏里连条狗都没有。最少的时候曾经有过给一个观众说相声,我一上台就跟他说:‘你一定得好好听,上厕所必须跟我打招呼,我们后台人比你多得多,打起来你跑不了。”何云伟也在此时由中和戏院时期的忠实观众加入成为徒弟。后来因与据厂方经济纠纷和剧场体制问题停办。

2004年

潘家园华声天桥市场天乐茶园

从2004年5月到10月,德云社只在华声天桥待了短短不到半年,剧场很简陋,郭德纲的专场也从这里开始,但自此奠定了德云社鼎盛的开端,此后观众没低于过七八十人,有时100多观众。正式定下“德云社”这个名字就在这里,取的是郭名字中的“德”和徒弟“云”字辈。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郭德纲在6月18日正式拜师侯耀文,郭德纲曾说真正磕头摆酒拜师的,只有侯耀文。郭德纲回忆:“2004年,师父收我时,无数的人赶往玫瑰园……阻拦此事。先生力排众议,终于使我立于侯氏门墙。”

在天津曲艺团时的一张合照,当时马三立仍健在

2004年至今

天桥乐茶园

天桥乐至今仍是德云社最为传奇的地点,德云社搬到这里的第二周,2004年10月底,北京文艺台的主持人大鹏开始为德云社录音,并在节目中播出,一场“濒临失传相声专场”,无数北京人听到了郭德纲源源不断的相声段子。从此,郭德纲和德云社走进了公众的视线,到了2005年底,媒体开始铺天盖地地对他进行采访,几乎覆盖了所有新闻类杂志的封面包括《凤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 还上了央视的《艺术人生》和《小崔说事》,郭德纲有如横空出世红遍大江南北,甚至一度获得了“超男”的封号;一票难求用来形容他们十分精准,据一位资深媒体记者回忆说,当时20元的票价能翻十倍。

(部分资料来自东东枪《谁是郭德纲?》)

[责任编辑:唐安娜] 标签:郭德纲 德云社 谈德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评论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