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某某妈妈的舆论战:口水包围法庭 谣言与真相齐飞

2013年09月05日 09:46
来源:新民周刊

而最近堪称经典且值得推敲的,则是唐慧案。

与邓玉娇案有所不同的是,在唐慧案尚未结束、唐慧本人的形象也正处于最光辉的时刻,舆论对唐慧本人的质疑便已经开始。

但随后,《南方周末》一组题为《唐慧赢了,法治赢了没?》的报道刊发。这组报道即使没有翻转公众对唐慧案的整体认识,但唐慧的形象无疑已经有了极大改变,也使更多人开始反思舆论在唐慧案中所起到的作用。

正如《北京青年报》随后的一篇社评《唐慧案提出的难题要由谁来破解》中所言:“不管《南方周末》的报道还存在多少疑问和瑕疵,但它至少掀起了已经定案的唐慧案的一角,让公众和舆论得以重新审视这桩公案的曲折是非,及自己在其中曾经扮演过的角色和起过的作用。其中尤其应该反思的,或许是当下舆论与司法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及可能给中国法治建设带来的影响。”

有评论认为,舆论的压力首先作用于政治,使权力机关产生若法院判决不顺应舆论的诉求,就可能影响维稳的担心,因而干预司法使其做出顺应舆论的判决,这才是“中国式互动”的本质。

这难免让人想起了药家鑫案。药家鑫“激情杀人”案被媒体报道之后,引发公众舆论的一片“喊杀”之声,尤其是在微博上不断曝出药家为权势之家的消息之后,出于担心药家权势干扰司法的担心,舆论更是以极其激烈的态度,容不得丝毫不同的声音。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青年学者熊培云,都因发表了稍有不同的看法,而被视为公敌而被网民宣判了“死刑”。

但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且其刑前过程被央视披露之后,公众舆论开始有了转变。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之后,案件诉讼过程的重要推手、众多药家“背景”的披露者、被害人代理律师张显,受到了舆论的强力谴责。这个当初的“草根英雄”一时间变成了“捏造事实、干扰视听的小人”。

这样的逆转耐人寻味:许多人对张显的谴责,在很大程度上不妨看做是对自己当初做法的某种反悔,尽管谁都没说。

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带来了公众对司法过程的围观和意见表达,司法公正受到空前的舆论推动,何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类“网络关注大案”势必将不断修正和积累全社会的认识。

再回到李某某案上。国际上的主流法律精神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不如对成年人的惩罚严厉,但该案一开始的舆论就对李某某等表现出特殊的严惩愿望。

民众的这种倾向,很大部分是因为李某某的父母是著名歌唱家,父母的特殊身份唤起了一些人对社会不公平的长期积怨,他们朝着李某某案发泄案情之外的情绪。

这也是舆论深度介入一些案件的普遍性特征——人们关注某个个案的原因,除了案情特殊,更因涉官,或者有官二代、富二代卷入其中。这个时候,舆论的介入从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几乎成为声讨,甚至大批判。

记者看到,在人人网“人人爱投票”小组发起的一个有关“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判李某某几年徒刑”的投票下,网友们的回复不乏“宫刑”、“凌迟”等这类“杀之而后快”的回答。

有人担心,如果李某某被轻判,人们会认为是某些因素干涉了司法,对司法失望;同样地,如果李某某被重判,大家也可能会认为是舆论影响了司法判决。

“影响判决的因素有很多,舆论是其中之一,作为非审判人员,我们难以判断舆论是否影响司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判决结果。”许身健坦言,在当前情况下,公众舆论对司法是有影响的,“舆论干预司法”还是“舆论使司法更公正”的情况都存在,具体案例也都不鲜见。

但许身健始终坚持,律师之间的对抗自然应该在法庭内。同样,法庭应当是决定官司胜负的唯一所在。他也强调,法院要做到公平公正,超然中立,维护司法公信力,不要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丑闻。“在这一点上,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假如有了公正的法庭,律师自可在法庭施展身手。”

“刑法之父”贝卡里亚曾说:“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这样,人民就会说:我们不是奴隶,我们受到保护。”

凤凰网星座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责任编辑:邹欣宏] 标签:李天一宣判 梦鸽 李双江之子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