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重磅解读:赵本山8年前一句谶语成真

2013年01月20日 10:03
来源:凤凰娱乐综合

赵本山退出蛇年春晚后首次接受采访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赵本山退出央视蛇年春晚

18日下午,赵本山称因春晚作品未达到心理预期,决定退出蛇年春晚。两度退出春晚,坊间说法众多,凤凰娱乐整理相关报道,发现早于2004年赵本山在一篇名为《大匠之惑》的深度采访中透露诸多玄机。他谈及政治、人生、婚姻,以及成名带来的各种烦扰。其间更是剖白自己上春晚的尴尬现实:“真不上了吧又不能够,你上了吧就只能是减分。”8年前已然不堪疲惫,两退春晚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以下是《新京报》2004年专访赵本山全文:

人民需要赵本山

最早他被称为“著名笑星”;后来人们称他为“东北小品王”、“表演艺术家”;现在,他被称为“喜剧大师”、“中国的卓别林”。称号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中国这块有着10亿农民的国土上,有一个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给他们制造着快乐。真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赵本山,每年的春节晚会,每年的文化娱乐生活,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会失去多少快乐!

从小品《卖拐》开始赵本山完成着一个表演艺术家向一位大师的飞跃。在经过了《刘老根》的暂时妥协,这种警世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在《马大帅》中得到了更为自觉的弘扬。从最初的自发到今日的自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已经俨然出现。

5月14日至16日,本报记者奔赴沈阳,贴身采访赵本山两天两夜。在这期间既有严肃的专访,也有轻松的高尔夫球场漫步;既有正式的外事活动,也有彻底放松的喝酒玩乐。通过这些深入的交流和冷静的旁观,我们试图解答:为什么时代需要赵本山?时代如何成就了赵本山?赵本山又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

“谁能在俄罗斯过上好日子”?在相似的感喟和无奈中,幸好我们还有赵本山的笑声在观照着我们的心灵。

谁能在中国成为好艺术家?

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乐

新京报:两年前我电话采访你之后,得出了一个感受,就是真正伟大的喜剧大师,内心深处其实都有非常悲剧性的一面。这两天跟随你,一直听到你在反复和大家讲,人活着一定要快乐。为什么你会如此痛切地感到快乐的重要?

赵本山:主要还是因为每天能感受到的快乐很少,你可以自己解读快乐,但事实是,无论你在哪个行业,社会哪个角落,大家都不是很快乐。我没有感受到国外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可以感受到我周围的人,他们都不是很快乐。

新京报:你认为这是为什么?我们天生是一个不知道快乐为何物的民族吗?

赵本山:我们大家生下来,可能就没有感受到哪一天是真正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毫无顾忌、什么都不用想、真真实实地活上一天的。你要观察每一个人就会发现,无论是政界、知识界,还是农民、工人、演艺界的人,每个人每一天都是自己硬装出来去告诉别人:我是很快乐的!其实他自己并不快乐。

新京报:现在这样巨大的成功让你觉得快乐吗?

赵本山:我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我有时甚至觉得,可能还是童年的快乐更多一些,当时我无依无靠,什么都没有,但至少我活得很快乐。现在可能是站得层面越高,就越感受到痛苦。相比之下,我更欣赏那些街边扭秧歌的下岗工人,他们一个人可能每月就发二三百块钱,但是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娱自乐,他们的快乐要比我们多得多。马大帅就是这种人。

新京报:昨天你跟我说,如果说以前是为名、为钱做事,现在是为了历史在做事。但是实际上,人在为历史做事的时候,内心感受到的纠缠、不快乐恐怕也是难以想象的。(是!)甚至会比你为名、为利时感受更强烈!

赵本山:你比方说,现在我就会感受以前我没有那么深刻感受到的东西。现在我们在建基地,很多事都是过去所没有经历过的。如果说我在这个土地上办事都觉得有点难办的话,我相信一个平民就没法办事!即使办成了,好多也都是背离你心情去办的,这就是我们这么一个社会。

[责任编辑:陈柳莹] 标签:赵本山 春晚 退出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