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独家对话陈可辛:国家的文化地位不是GDP能改变的

2013年05月20日 08:25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文/谷逸 图/洪水

凤凰网娱乐:大家可能会觉得,大多数香港导演来内地拍的电影都是那种纯商业制作的大片,然后文化价值上的东西可能会少一些。

陈可辛我常说,你们要骂导演之前,先想你们自己。其实唯一有决定权,有投票权我们拍什么的,就是你们。你们看,这个电影就继续拍,《致青春》卖钱,就会有十部《致青春》,那是你们投票的。大片为什么会那么火,就是因为你们看大片,才会有大片,所以决定权在你们 手里,我们都是被动的。我们只能在一个框架里面尽量做个人的诉求,但是那个框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是被动于投资方,投资方是被动于观众跟市场。所以其实到最后是你们说了算的。

“在电影历史上,大片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

凤凰网娱乐:所以你之前说大片之路被堵死了,是一个好的现象。

陈可辛:当然。但是你也要知道,大片有大片的功劳。在电影历史上,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你要明白,为什么看大片几个理由,我们讲得细一点,2002年《英雄》是第一部商业大片,成功带起了整个工业。那个时候,大片是观众进戏院的唯一理由,为什么要拍大片,因为拍中小型的片,你们看盗版,你们在家里看,你们不付钱看,这完全是盗贼的行为。但是你们不说你们自己,说我们拍大片,就是因为你们不去戏院,结果这十年就大家开始用了大片的方法使观众回到电影院。

当然树大有枯枝,有些时候,有些戏就是拍的是真的不到位,它慢慢就形成了大家对大片审美疲劳,也慢慢使得大家觉得大片可能都是烂片。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就开始有小片抬头,这两三年开始有小片抬头,那就证明其实观众成熟了,工业成熟了,而且观众开始习惯到电影院看电影了,就不只是看大片,可能中小型片都不在家里看,都到电影院了。

这就是中国电影开始的春天,等于现在大家看回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题材,那么才会有《失恋33天》,才会有《致青春》,才会有《泰囧》,才会有《中国合伙人》这种电影。所以我觉得未来这几年,应该是挺好的,我觉得大家都有责任,电影人有责任把电影拍好,不要《致青春》卖钱,就有十部一百部什么什么青春的戏。

我们尽量把它做好,观众的投票也非常重要。因为观众看什么电影,结果就会有什么电影,就是那么简单。如果接下来电影跟青春怀旧的风,你们就别看,那么大家又会找一些新的东西给观众看,所以这是一个互动。

[责任编辑:田野] 标签:陈可辛 CDP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