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京华时报》:《小时代》是一部视觉产品

2013年07月01日 09:1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吴亚滨

曾面对中学生提问——平时喜欢看的书有哪些?无论在哪里,你总会听到很多孩子告诉你——《小时代》。喜欢什么书都没错,大家的口味显然不同,就像网络调查“什么样的书是你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的”,有人把大部头的文学著作排在了第一位。

严格意义上来说,《小时代》不是电影,它是一种借助了摄像机、演员、环境和银幕而制作出来的视觉产品。把它当做一部电影来评价,有点指鹿为马。它是精心设计而成的,它的目标定位非常清楚,它的商业意图不加掩饰。据说世界上有两种人的钱最好赚,一种是女人的,另一种是孩子的。郭敬明精明地对这两种人进行了合并,他只赚女孩子的钱。

影片的画面被广泛认为唯美。粉丝们觉得《小时代》中的场景就像是天堂。确实,与现实这个世界对比来看,那是在天上。郭敬明说,影片中四位混在“天堂”的少女所表现的是人间拼搏的正能量。于是我瞬间明白,这原来是一个天上人间的故事。

不谈价值观,这部《小时代》的智商水准倒也颇为可爱。国外对3-5岁儿童进行智力测评的时候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当要求孩子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他会以魔术的思维,一端表述“问题”,另一端提供“解决”。好像把菜丢进锅里,烹调就完成了。科学家称之为黑箱现象。在这部影片中,黑箱现象比比皆是。不管矛盾需要解决的过程有多么复杂,你只会看到问题的危急,不久发现一切迎刃而解。

据说《小时代》这部电影会歧视那些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看不惯《小时代》的人会被孩子们冠以“装”的恶名。只是看着画面上粘着可以扎死苍蝇的假睫毛的美女,以及摇曳着慢镜头出场的帅哥,原来崇尚这些人工雕饰才叫做不装。所谓小时代,就是小孩子们的时代,叔叔阿姨看来就不必跟着起这个哄了。

很多人控诉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与其这样,不如反思我们自己。正如一个人得了疑难杂症,个例不足以威胁人群,值得研究不值得关注。但是当它开始流行,那就不得不自我保护了。 

[责任编辑:田野] 标签:小时代 问题 解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