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娱评:《小时代》反映什么在影响青少年

2013年07月18日 14:38
来源:法制晚报

郭敬明的导演处女作《小时代》自公映以来,在各种争议声中票房已达4.4亿。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批判《小时代》传达的“拜金”思想:“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让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文章刊发后《小时代》所反映的价值观再度成了媒体及网友热议的焦点。

这番热议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该片表露出的“物质崇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中国新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

如果《小时代》的票房不给力,那么导演郭敬明应该会因为那些所谓的诽谤性言论感到失望,这些言论中通常包含这样一些词语:“俗”、“浅薄”、“超唯物主义”以及“充满扭曲的男性权力欲望”等。在这些对郭敬明的个人评判之外,媒体同样关注的是电影中所描绘的中国的“新一代”是否符合麦肯锡之前研究报告中的“务实型消费者”。

郭敬明是幸运的,因为中国的青少年并不在乎外界的批评,他们仍然被那些有吸引力的明星和纸醉金迷的上海故事“诱骗”去了电影院。这部电影根据郭敬明广受高中女生欢迎的小说改编,有点像是中国版的《绯闻女孩》或是《暮光之城》,融合了前者神话般的生活方式以及后者中令人心动的男性角色。

其实外界的批评也并非全无道理,电影中的确有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情节。以“时尚杂志主编身份”出场的女主角的老板竟然是一位直男,要知道在中国所有的顶级时装编辑都是女强人。此外,影片的中心也的确透露出财富崇拜的意味,就像《BrandChannel》(著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旗下的在线杂志)的知名编辑亚伯·撒奥尔评论《小时代》时所说的那样,“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

《小时代》的成功无疑反映了当下的中国青少年愿意花着父母的钱去看些什么,以及他们所信奉的价值观。不过,一部电影也不可能准确反映一国青少年的文化,但至少可以知道什么可以影响他们。

电影的四位女主人公所展示的某些文化偏好以及行为与中国较早的一代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列举了一些,或许我们可以从此管窥中国的“新一代”。

她们喝酒。电影中有一个场景,主角们在新年前夜痛饮香槟。这对美国人或是欧洲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这真的是非典型的中国大学生的行为,尤其对于女生而言。这也是酒精饮料公司正试图改变的一点。

被“西化”但又不是完全的模仿。主角庆祝非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年,也庆祝圣诞节,但不要认为他们试图复制西方,他们是和朋友过的,春节才是和家人一起。

中国品牌进入了视野。这部电影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西方奢侈品牌,包括但不限于菲拉格慕、香奈儿、杜嘉班纳、古奇、普拉达、路易威登、宝马宾利劳斯莱斯。尽管如此,这部电影的高潮却发生在有抱负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在一个时装秀上展示她的作品,她获得了响亮的掌声和起立鼓掌。这也传递了一个讯息,尽管中国的时尚品牌依然年轻,但在未来,其他品牌都需要给它挪出一块地方。

对父母没必要服从。在电影中,父母的角色是“终极反派”:母亲包办婚姻,不赞成儿子与较低阶级地位的女孩结婚,儿子因此去和母亲谈判、抗争——这可不是传统中国人所追求的,孝顺原本是上一代人最看重的。然而,下一代也懂得“服从”,例如在面对老板的时候。女主角的老板被描述成了行业资深人士,因此主角愿意完成一系列有些不合理甚至略带侮辱的任务。她有点像《时尚女魔头》中拼命工作的女助手,只是没有获得更有价值的工作,只是得到了一双“免费”的耐克运动鞋。(译自美国《精日传媒》)

[责任编辑:邹欣宏] 标签:影响 上海 《小时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