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老艺术家吁不忘传统:译制片应常开于电影“百花园”

2013年06月21日 12:54
来源:新闻晚报

凤凰娱乐昨天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了名为“永不消逝的声音——致敬译制片时代”主题活动,上译厂配音艺术家苏秀、刘广宁、孙渝烽、狄菲菲,演员胡歌等共同向译制片的黄金年代致敬,同时对于译制片产业的瓶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译制片仍应是艺术创作

“如果我现在还说译制片是艺术创作,大家应该觉得我有病吧?”88岁高龄配音艺术家苏秀的一番话,让观众不由得心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娱乐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当年配音演员们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能去电影院看一场精彩的译制片是中国百姓最开心的事情。曾为《佐罗》等影片配音的孙渝烽说,当年为了还原出电影的原汁原味,又要易听、易懂,配音演员们光是磨台本就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台词的推敲更是想破脑袋,然后配音又要花四到五天。

其实,如今的译制片并不是观众所想的那么“没落”,事实上,配音已经成为了“快消行业”,上译厂原先的一个录音棚早已不够用,即便增加到了四个有时还要去外面租借场地,影片多了,一天配一部也是常事,只是观众很难再有把“配音”与“艺术”联系在一起。苏秀直言,如今的一些译制片,她根本看不明白,“译制片要讲究信达雅,信就是忠实原片,达就是要让人看得明白,雅就是要把特色翻译过来,我感觉现在有的影片连信都达不到。”苏秀告诉记者,她知道如今很多人看电影都是冲着技术而去,配音的重要性不如从前,但想要让译制片继续有生命力,就一定要有宽裕的时间,“艺术创作不是自来水,开了龙头就来的。 ”

孙渝烽还指出,现在的许多年轻配音演员,他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但有少数总喜欢用舞台剧的腔调来配音,这也有违配音的艺术性,“好的配音,不是大嗓子就好,配音艺术和京剧一样,生旦净末丑,一个好的班子就要各有色彩。 ”

只要有需求就必须存在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随着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对于语言以及外国文化的接受度增加、明星配音演员青黄不接、“赶工”出来的译制片质量不被观众认可等原因,译制片的发展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现在走进影院,配音版进口影片的排片量少得可怜。

从一度辉煌到淡出主流视线,老一辈配音艺术家们认为,随着娱乐产业的越发丰富,观众的选择更多,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规律,但是译制片不能因此自暴自弃,因为只要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必要。对此,苏秀感慨道,“我本来以为译制片完蛋了,今天看到来了这么多年轻人,我好像信心又回来了一点。我觉得只要世界上存在语言的隔阂,就应该有译制片,也应该有文艺作品的翻译。 ”

孙渝烽告诉记者,现在还是有很多中老年人喜欢看译制片。孙渝烽曾设想,是否可以像艺术院线一样,专门弄一个地方放译制片,“好的译制片,总是有人要看的。 ”

配音演员待遇应被重视

在与记者聊及现在有许多年轻演员都不愿意从事配音行业时,孙渝烽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配音不仅是幕后工作,而且在工资收入上与活跃在大银幕前的演员们相比实在是捉襟见肘,而且这个差距正在越拉越大。“原来有很多年轻人在上译厂,但三四千元的工资实在是不多,后来也就陆续离开了。 ”孙渝烽更是和记者开玩笑,“我呀,买房子永远缺个零!我现在住的是六楼的老式公房,人家都说我年纪大了为什么不去买个电梯房住住,但我觉得有地方住就好了。 ”

[责任编辑:张宝钰] 标签:译制片 电影 百花园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