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可辛谈《合伙人》:我在等集体回忆成为潮流

2013年05月14日 08: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方夷敏

陈可辛(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昨天一个朋友说票房不应该是衡量一个电影的标准,我说,胡扯。

我不是最会算的人。谁都比我会算!我只是把我的底牌摊出来讲。大部分的人算了根本就不跟你说。我只是说我算,我没有说过我很会算,算得准不准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笑)。

《致青春》我猜就差不多两个亿,没想到会那么好。所以我就更不懂得猜了。

用普世的商业规律在内地是行不通的。

“从你把片名改成了《武侠》开始,就注定会被骂。这个名字太大了。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武侠》,它的问题可能没有那么严重。我把我的一切都放在这部电影,但口碑票房都不好,加上整个大环境转变,大片开始衰弱。它促使我回归到自己擅长的东西上。”

“(那时)内地都在拍古装大片。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冒险去做接地气的戏,二是冒险去拍一些我不擅长的古装大片。我选择了后者。用古装的形式去接我自己的地气,但这是很吃力的。”

“很多人跟我说《投名状》不够大,明星阵容都不如《无极》大,《赤壁》大家也说大。所以我做《十月围城》就找来一大堆明星,只要多!我去找了甄子丹———刚刚红的‘叶问’,也加了李宇春增点人气。”

“我学的东西不一定准。我也看报纸啊,微博啊,或者听团队的建议。所以到《血滴子》就总结说人多、是不同领域的人来演就会成功,但后来发现这个不行。”

“《武侠》之后,又到了选择的时候:是要继续走下去,还是转一条路?集体回忆可能是我最擅长的题材。我在苦苦地等,等到集体回忆能成为潮流的那一天。”

《中国合伙人》陈可辛的第13部电影。他曾说,很多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但他却愿意把13看做是一个轮回。新片《中国合伙人》回到了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文艺题材。他屡次强调,这是他“最个人”的一部作品,甚于被视作经典的《甜蜜蜜》。在导演的《武侠》和监制的《血滴子》连续惨败的情况下,这样的回归,令人增加不少期待。

陈可辛是第一个试水内地市场的香港导演,也被视为“北上大军”中最精于“计算”的。他热衷于观察和检讨,每拍一部电影后都会总结内地市场的新变化,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下一部电影里。从2005年的《如果-爱》算起,到今年他推出了《中国合伙人》,他来到内地市场刚好8年。这8年,内地电影市场激变———票房纪录被不断快速刷新、新导新星层出不穷……内地电影市场悄然完成了改朝换代。如今回头看陈可辛的“计算”,或许会觉得他时灵时不灵。就像有首歌唱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时,陈可辛总结了自己这些年来的“计算”得失。他很少谈成功,更多的是对失败进行检讨,不时冒出“很难看懂”之类的话。他说:“对导演来说,内地市场真的有很多可能性!”

[责任编辑:李毅] 标签:陈可辛 武侠 南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