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解析《致青春》走红:借赵薇营销 其他新导演难复制

2013年05月02日 14:48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于音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自4月26日上映以来,票房节节攀升,上映6日进账突破3亿,赵薇也成为国内首部凭借处女作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虽然《致青春》票房增长速度难敌《泰囧》,但话题性却远超前者。很多人不禁会问:《致青春》为什么这么火?这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影片戳中了所有人的情怀”,因为我们都曾有过逝去的青春。

风格强:戳中怀旧情怀

作为“未映先火”的典范,《致青春》无疑是历年来话题性最强的一部电影。影片定位为“大众青春文艺片”,不但吸引了大批70后、80后观众,年轻的90后也成为票房主力军。究其原因,《致青春》正是戳中了所有人的怀旧情怀。

如果说12.6亿票房的《泰囧》式喜剧太过“荒诞”,12.4亿票房的《西游降魔篇》式魔幻太过“遥远”,那么唯有《致青春》最能引发共鸣。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中,讲述主人公从大学生涯跨越到毕业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青涩的校园恋情和真挚的友谊可以让所有人找到青春的影子。你可以没有校园恋情,但一定有过属于你的青春回忆。而独属于当时的特定物件,如上下铺的宿舍、随处可见的帆布鞋和时髦发型,以及红白游戏机和BP机,无一不是向那个特殊时代的致敬。

对于《致青春》打出的“怀旧牌”,不少影评人都表示“戳中了怀旧情怀”。影评人“崔汀”感叹:“《致青春》整体保持了罕有的青春气息,这部作品是赵薇献给自己青春的电影诗,美丽残酷和现实。影片在时代氛围的把握上非常到位,近十年来,《致青春》是我个人看过最合格的青春片。 ”

而电影上映后掀起的怀旧风也助票房的“大火”烧得更旺,一时间怀念青春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文思如泉点点滴”说:“看完《致青春》,眼底一直有湿润的感觉,那个时代,那一段记忆扑面而来,每个人的青春,每个人在青春的位置,似乎都能找到影子。青春,只能用来怀念。 ”

“糍毛团先生”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社会压力太大,起码人的心理压力都很大,需要情感的宣泄口。这时候出现一部能让人回到朝气蓬勃大学年代的电影,那种重走青春的号召就深入人心。 ”

营销劲:王菲黄晓明引话题

俗话说“四分电影、六分宣发”,如今影视界早已经不流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古言了。 《致青春》之所以“大火”,成功的营销功不可没。华语乐坛天后级人物王菲献唱主题曲,为电影迅速预热;借助好友黄晓明制造话题,呼应“青春”主题;再加上怀旧海报和赞助商的户外广告,《致青春》早早就以地毯式宣传渗透进观众的心里。

早在《致青春》前期宣传时,微博上就疯转着这样的段子:“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赵薇成了黄太太,丈夫却不是黄晓明”。段子出自导演赵薇参加某访谈节目,节目组特别安排大学同班同学黄晓明做“惊喜”。两人同喝一瓶水,接过水瓶拧盖子,赵薇猛拍黄晓明的大腿等等细节被制作成长微博发出,基本是营销推广的产物。

在距离电影上映10天前,片方又公布了天后王菲献唱的主题曲《致青春》,一时间引爆话题。王菲亮嗓后,当天微博转发就高达13000多次,评论近6000条,《致青春》迅速预热。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称,《致青春》借助明星做宣传取得的成功是其他新导演不可复制的,“这些明星拥有很多粉丝,他们在微博上与赵薇的互动,对电影带来的宣传力度无法估量。再加上赵薇本来就代表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她自身就是最好的宣传。 ”

[责任编辑:张琳zl] 标签:影片 青春 情怀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