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致青春》票房过四亿 新导演集体露锋芒

2013年05月06日 08:15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李芳明

赵薇处女作《致青春》票房亮眼

赵薇把导演处子秀献给“青春”——这个被大众想要抓住却永远抓不回来的怀恋已值4亿元人民币(下同)了。幸运的是,不光是她,之前带着《北京遇上西雅图》赢得5.1亿票房的薛晓路,再往前一点还有徐峥打造的12.6亿“泰囧”。这些新生代的青年导演,俨然已走上票房康庄大道。

内地影市让人摸不清规律,稍微有一点突出表现就被套上话题,最直截了当的是摆出票房成绩。近期这些火热的作品都出自青年导演之手,有搞电影或被电影搞的人感慨:“电影‘市’道变了,青年导演发力时间来得早还真不如来得巧。”

青年节当天,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突破4亿大关,连赵薇本人也大呼没有想到。一时间,她的名字前面加上了“中国第一个首部作品票房过亿的女导演”的前缀。

现象

锋芒毕露,单日过亿不是梦

其实,青年导演的锋芒在2011年便已初露,滕华涛《失恋33天》成为以小博大的标杆,之后乌尔善的《画皮2》票房破7亿,而“泰囧”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女性导演也不甘示弱,薛晓路第二部登陆内地的影片“北西”以5.1亿收官,赵薇的“致青春”如今仍在持续发力。

当然,不是每位青年导演都能大干一场。去年,杨树鹏拍的《匹夫》只有2000多万,管虎的《杀生》也不到3000万,唯独《黄金大劫案》艰难破亿,这还要归功于导演宁浩的招牌。过去,青年导演鼓捣出一部破亿的作品真难,一年之后,单日过亿都不是白日梦了。

分析现在不流行只靠导演打市场了

这些青年导演之所以能不停地撑大票房数据,珠江影业董事长赵军分析,是观影习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前国内观众看电影认的是导演的牌子,是导演制造商业模式,现在却是商业模式在制造导演。比如说张艺谋开启了中国大片模式,大家冲着他的名气买票”。赵军嘴里的新商业模式比类型片更为精准,它要求艺术和市场无缝结合,“《北京遇上西雅图》执着于选择抉择的价值观故事叙述,从中找到主人公成长红线,确立人物关系和对手戏核心,这样的影片就无往而不胜”。

而电影人程青松则认为,考查一个导演的成绩不能只通过一部作品就下判断,且票房也不是唯一的标准。在他眼里,这一代青年导演如滕华涛、徐峥、赵薇、薛晓路等为“70后新主流导演”。“最近有突出表现的国产片不能完全归结于导演,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结果。比方说,银幕数增加、档期原因以及当下观众比较偏好于喜剧题材等等。此外,如今已进入营销大于电影本身的时代,很多电影宣传关注的是影片故事之外的东西,这对市场是没有半点好处的。”程青松说道。

[责任编辑:田野] 标签:赵薇 青年导演 新生代导演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