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期

[娱论导向]《中国新歌声》:遮遮掩掩不如彻底改变


来源:凤凰娱乐

人参与 评论

中国新歌声

看上去改头换面了的新一季《中国新歌声》如期而至,虽然换了logo、改了名字,主持人和比赛环节也做了调整,但“同样的配方、一样的内涵”,让已经围观了四年之久的观众还是可以按时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这么一个“导师抢学员”的综艺大戏。

现在来评价这档音乐节目的好坏优劣,为时尚早,虽然说一般都会将惊艳型、有噱头的学员放在前几期亮相,但也似乎可以理解从打官司到被迫改名字这一系列的麻烦中,重新涅槃再生的《中国新歌声》自然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压力。第一期节目没有一鸣惊人和值得回味的那种学员出现,好像也可以理解和宽谅。

其实,观众并不多关心错综复杂的版权之争,对所谓的形式感也就保持着不超越三分钟的热情,真正能让投入并产生持续感情投放的,只有节目本身的内容。

比赛、导师争夺、转身/开车冲下来这些形式固然吸引人,但作为一档音乐选秀类的综艺节目,最终能够成为迷人的要素一定还是那个“声音”。从前几季的吉克隽逸、帕尔哈提到李安,惊艳型的舞台歌手、一鸣惊人的异类声音,或者还是台风大气朴实自然的先天素质,都成了我们在诸多音乐选秀节目中持久沉迷于“好声音/新歌声”的重要理由。不管噱头多么厉害,能够维系人们持续关注并投入极大热情的节目,一定是围绕着它最开始的宗旨并运营得非常得体的那一个。不管是“好声音”还是“新歌声”,音乐本身是目的,也是丈量一档音乐选秀节目的终极标尺。

马来西亚女孩李佩玲、卖萌差一点就卖成了张艺兴的主播杨搏、杂耍卖艺般油腔滑调的游淼,等等,虽然歌声依然耐听,但离我们最开始从“好声音”延续至今的期待值相去甚远。平淡、乏味,既小心谨慎又难以回到原来的高度,这不由得令人有一种双重失望。

新主持人李咏

但换个角度来说,既然事态已经将人逼到一个绝望的墙角,那还不如重新来过,用真正的“新”来超越以往的那个“好”。虽然版权上不再合作撇清了关系,但同样可以用其精神来制造出来一个新的产品,传承上有师承和致敬的关系,但在形态和节目内核上,可以与以往决然不同,甚至用超越的姿态来重新完成自我的重生。比如导师环节经过上一季,那些熟面孔也该换一换了,虽然导师各个音乐素养都不差,在插科打诨上也越来越油滑,但有多少人还愿意听到汪峰说的“子怡有可能会来哦”这样的烂梗?虽然不再说梦想了,但半壁江山还是一个刻板没什么腔调的架子,综艺感太差。不过现在看一看,上一季汪峰闹出的“媒体对我有偏见”的闹剧,还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对之的期望大概也只剩下了“再翻脸一次”。

某种意义上来讲,“新歌声”是一档新节目,既然剔除了知识产权和原版束缚,倘若我们的编导足够自信,就应该真的拿出一档全新的节目,既是彰显真实实力,也是重新校正一下自己的目标受众。如果甩掉包袱的“新歌声”在替换上大刀阔斧,形态上推陈出新,不拘泥于一些过往成功的元素和陈旧的面孔,这才是中国新一代电视综艺人值得被鼓掌的一刻。可导师竞争,拼抢学员,说些有的没的承诺,开开家属的玩笑,抖抖自己的陈年老账般的经历,等等诸多环节,仍然是沿袭《中国好声音》的旧日样板,与其这样遮遮掩掩地改头换面,不如真来一次彻底的改变。可是很显然,“新歌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一档综艺节目的精神内核上,都无法轻易摆脱原来“好声音”给予的枷锁。这枷锁既是某种束缚,也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样板,即,成功的样板,习惯的样板——“枷锁”可以为一档节目保证最基本的那个质量。

显然,不管是制作公司,还是播出的卫视频道,放弃了这样一个突破的时机,选择了看似保守安全的那个模式。只是,在不破不立的快速发展的综艺世界里,真正靠一种模式可以维系许多年的具体综艺节目已经不多了,观众的口味在变,各种孕育而生的形态也在迎合了越来越刁钻和见多识广的受众,仅仅依靠“维系”和所谓的安全模式,真的就可以得到一个安全的结局吗?

(文/朱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栏目介绍

从娱乐圈大小事,剖析个中价值观
——凤凰娱乐《娱论导向》
投稿邮箱:yuletougao@ifeng.com

制作团队

责编:二公子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