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大春:陈丹青的民国不同台湾 百年内不会有真民国

2013年01月29日 10:11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吴无

凤凰网: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了吗?他们当时评价怎么样?因为在内地口碑已经两极化了,喜欢的喜欢得不得了。

张大春:我不知道大陆在电影院出来的观众的状态,但是台湾从电影院里出来的观众都比较礼貌,他会比较保留,不太表达意见的,但是我们看见了网上也有你所谓两极化的评论。但是我相信,看到的这种两极化的落差不是太大,虽然较两极化。也就是说,你会觉得大家也不认为这部电影不好到什么程度或者好到什么程度,不过我进场的时候我还没看,我进场的那一场之前已经有过一个公开的放映,我听到在我前面进场的两个年轻人在说话,一个说,"我已经看过了",另外一个说,"你确定你还要看吗?""当然,我还要再看,而且我看完这一场,我还可以再看。"我不认为它一定是一个王家卫的迷或者粉丝,他也一句话没有说这部电影好还是不好。但是我相信,他要一看再看,而且在看第二遍之前决定要看三遍,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观众,他不是一个指标,但是我为什么会提到他?他让我想起来,也许王家卫会让人着迷的一点是,人们总会在他的电影里面找到每看一次都会有下一个好奇点在吸引着他,这个非常特别。

凤凰网:其实这部影片在内地引起更大的一个影响是再度掀起了一个国学民国热,像易中天、陈丹青他们已经掀起了一波,但是这部电影出来又有一波新的民国热。您是国学大家,我们内地对民国时代的向往其实并不是对那个时代有多么好奇,而是对现实有所失望,那可以成为可以寄情的一个东西。

张大春:民国和国学可能是两种概念,我先说你提到的"民国热"的这件事情,我也大概是从2006年左右,正好2006年、2007年我们邀请了陈丹青,这个名词代表的种种社会和现实意义,也让我们台湾的很多文学界的朋友、读者产生了热烈的回响,台湾的读者或者同行大概也知道那个"民国范儿"和台湾也不太一样,那个现实状况,也不能说直接地说有什么样的继承。

正因为两岸对于近代史整体的理解是有比较大的观点上的落差,我在讲"民国"这两个字的时候,包括过去两年在《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每个礼拜有两篇的专栏,也碰到这个问题,如果我找到了某些我觉得相当特殊的材料,我的大陆朋友会告诉我说,"这个材料可能不可靠,因为这是我们这边的某些通俗史学的某些看法。"当我看到某些材料觉得很平庸或者说即使很少见,但是发表出来也就是台湾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事,而大陆的朋友反而觉得,"这是很珍贵的史料,而且是很珍贵的观点,这是怎么回事啊?"反而会更好奇。这个落差就使我几乎不能回答你刚才要问的问题,不过我大概只能这样说,"民国"这个概念,如果真正要放回到历史的真实场遇里的话,恐怕再过一百年都不能真正做到。

更多实录——

>>>实录1 张大春:王家卫墨镜保护隐私 与他合作没有任何目的

>>>实录2 张大春:进入另一个创作者的修行是种难得的经验

>>>实录3 张大春:作者从来不是公众人物 否则创作会被干扰

>>>实录4 张大春:我与剧情片距离很远 《一代宗师》并不诗意

>>>实录5 张大春:陈丹青的民国不同台湾 百年内不会有真民国

>>>实录6 张大春:生僻字可以引发思考 创作从不觉得孤独

>>>实录7 张大春:我崇拜阿城 曾嘲讽过魔幻现实主义

>>>实录8 张大春评龙应台马英九 上任后只会徒托空言

>>>实录9 张大春:金庸封死了大部分武侠小说的路

[责任编辑:汤博] 标签:陈丹青 台湾 两岸 民国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