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赖声川:眷村只是台湾一角 透过它却能看到整个台湾

2013年02月04日 11:59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超级索菲亚

主持人何东:我再问您,您这个"融"是来自于天性,来自于家庭影响,还是信仰?

赖声川:个性当然是很重要,我觉得这前面有一个理念,我觉得人都是习惯的东西,就是惯性,惯性很周期。所以,一个人他习惯怎么表达自己,尤其是在作品里面,他就会一直这样表达。对我来讲,我越来越感觉到尤其是这个时代,观众来看戏,他没有要看理念,他也没有要听道理,他就是要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吸引他,他就有兴趣看。那么,什么样的故事吸引他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是重点是他是来看故事的,他不是来看一个概念、理念或听到的。所以,你如果习惯非要给他一个道理的话,现在这一类的观众越来越少。

至于我自己,其实“融”我不敢说,我一直有一种特性,是一种开放性,这个不叫“融”,这只是愿意做各种尝试,也不愿意相信哪一种方法一定是对的。我觉得这是我很坚持的一种理念,很深。可能因为我在加州、伯克利那边面对面地念书,那个地方是特别坚信这件事情的,生命没有一种方式来过,学问没有一种方式来做,戏没有一种方式来写,什么样都可以,什么样都可能,你都要给它一个机会,什么事都有一个机会。但是,什么事你给它一个机会,但是它还是要有一个逻辑的,并不是说随便搞就可以成功的,这是我学会的一种东西。所以,我有一种开放性是愿意做各种尝试,我不会听人家说一个戏怎么怎么、于是它一定怎么怎么,我说没有,你要给它机会,什么事都可能会成功。

主持人何东:我看了一个评论讲,"眷村在电视和戏剧史上虽不是新的题材,但《宝岛一村》显然企图在怀旧、爆笑、飙泪之外,为此刻的台湾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视野。"您最初想提供的另外一种视野是什么?

赖声川:其实讲真的,我们也没想那么多。还是回到刚刚说的,我们做戏的目的不是要说几句话、提倡什么理念或者一定要说眷村的记忆一定要保留,这些话通通都没有,我们就是认真地去体会这个时代。我记得当时做《宝岛一村》对自己的期许非常简单,我做出来的作品不可以对不起那一代的人,我不可以对不起眷村。就像你现在写一个王府井,就有这样一个期许,我相信你就可以把它做好,我不能对不起这一群人,尤其是他们对这个地方的回忆。那就凭这一点,你就会更努力地去深入地了解每一个故事、每一件事情所有的细节。所以,你刚刚讲到的那个味道,也就在这些研究之中,它自然就会存在,何况我也是那个时代的人,我对它有一种感情。

当时就是这样,绝没有想那么伟大,绝没想要留下什么,谁知道一个戏能留下什么,如果你的戏一演出,大家不喜欢,三天就关门了,那还留下了什么?什么都没有留下。《宝岛一村》庆幸演到今天已经演了四年了,还不断地在演。真的想能够保留这段历史,在一个戏里面保留这段历史,其实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历史是历史学家在写的,我们不应该有责任承担历史的写作,但是可能我们记录的是一种情感的历史,一个族群,一群人的历练,这个历练中情感的故事可能被我们记录下来,可能这个东西是更准确的。所以,让你了解,你如果看历史的话,台湾面积多少,人口多少,哪一年发生什么事,这是一种学习和知识。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你看《宝岛一村》,虽然《宝岛一村》讲的眷村,它怎么可能代表全部台湾?它是台湾的一个角落,但是当这个角落成为一个视角的时候,其实你就看到整个台湾了。所以,这都不是我们当时的初衷了,只是你做出来,你认真做,它自然就会有这个效果了。

 

更多实录——

>>>实录1 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最初被指不合文法 遭集体否定

>>>实录2 赖声川:北京胡同的拆迁令城市的故事消失

>>>实录3 赖声川:1949年后台湾话剧荒芜 创作曾一度无从参考

>>>实录4 赖声川:眷村只是台湾一 角 透过它却能看到整个台湾

>>>实录5 赖声川:戏剧应引人深思 而非提供“廉价伤感”

>>>实录6 赖声川谈佛偈:离真相太近反而让人看不清

>>>实录7 赖声川:“导演无剧本”太夸张 演员改词实为融入故事

>>>实录8 赖声川谈央视“大裤衩”:当你习惯后可能会喜欢它

>>>实录9 赖声川:我期待“桃花源 ”被改编成南北韩的故事

[责任编辑:赖心韵] 标签:眷村 赖声川 台湾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