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时代负能量挤压内心 让我无从适应
凤凰网:您觉得对现在这种包括您批评的一些社会现象会适应吗?您适应这个时代吗?
梁晓声:我当然不适应这个时代。
凤凰网:您是一直不适应,还是在某个阶段感觉到这个时代的变化已经超出了您的承受范围?
梁晓声:应该说,对于我这种人来说是从来不适应的,从来不适应是什么原因呢?比如说,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我也吃过草纸,吃过树叶,挨过饿,那你怎么会适应呢?同时,你也听人们谈起过“反右”,那你怎么会适应呢?因为你会同情那些蒙受了不白之冤的人。然后,再经历过“大跃进”,经历过“人民公社”,经历过“上山下乡”,这一切怎么会适应呢?肯定是不会,不但不适应,而且是特别敏感的,到后来是相当强烈的感觉到一种时代负能量对于一个成熟中青年的心灵和精神的挤压。
到八十年代有一个适应的时期,这就是你刚才提到为什么写《返城年代》,八十年代有一个时期是我感觉到中国相当不同的十年,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十年,也是我个人认为特别能体现一个向上的中国的精神品质的十年。那么,这十年过去之后,渐渐的又会不适应,比如说我曾经写过一篇长的社会杂文,叫《九三断想》,在九三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感受到快速的、无序的、急功近利的商业时代,面临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所带来的种种社会浮躁,这个浮躁可能一直持续到今天。
凤凰网:您刚才说的那个八十年代,包括文学,也是最繁荣的时间。
梁晓声:繁荣,要看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说,如果说每年出了多少书、码洋是多少,恐怕那十年还不是最多的,但是那十年的文学都在复苏期,在恢复。那十年是这样的,一是普遍的中国人都有紧迫感,就像谌容写的作品《减去十岁》,她还写过《人到中年》,《人到中年》其实就是文革前三十岁左右,刚刚结束青年要步入中年的那些人,恰恰在文革中的十年他们成为中年人。可是学任何专业的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的专业几乎无一例外的荒废了,可能少数学医的或者学国防科学的(例外),这样大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紧迫感,都要把时间追回来,非常刻苦,非常向上,青年们也开始在那个年代如饥似渴地读书。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的青年如饥似渴的读书和今天的青年读书状态是不同的,那时是如饥似渴的向自己的头脑中装除了知识,还有新的思想,而后者恐怕不说和装知识一样重要,起码是差不多重要的,对于有些人是更重要的,这和今天的青年是不一样的。我写《返城年代》其实也是想把八十年代的这种精神呈现一下。
凤凰网:写《人到中年》我觉得还有一点使命感,他的儿子梁左先生写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去解构一些尊严和权威的东西。
梁晓声:一切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解构本身也要具体的作品,具体的作家,具体的来谈,不能笼而统之的谈,梁左有梁左的解构,别的作家有别的作家的解构。那么,在我这里我个人认为,解构本身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责任,就看解构的是什么,你要是解构的是真善美,那是另外一回事,你要是解构假的真善美,那当然是一种作用。所以,这些都不能一概地来谈论它。
更多实录——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娱乐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209903
1火车上的艺考女生[高清大图] -
1159808
2[独家]小彩旗回家过年图集曝光 同杨 -
1148802
334岁殷桃新话剧挑战“全方位”激吻[ -
1109914
4港媒:大陆国宝级影帝澳门豪赌 欠债千 -
1086081
5柴静家族曝光:曾祖父是秀才 -
928959
6孙俪怀二胎挺孕肚踩高跟鞋出席活动[高 -
894566
7话剧《茶馆》开启三地巡演 濮存昕杨立 -
890425
8林志颖千万跑车被撞毁 友人驾车酿车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